新生档案管理作为学校档案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,既是学生成长轨迹的权威记录,更是护航其未来升学就业的重要凭证。历时四个月,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7日,学校档案馆协同各学院圆满完成2024级本专科生及研究生新生档案归档工作,为6326名本专科生、1060名研究生的学籍档案建立了规范、完整的“成长档案库”。
精密筹备:全流程标准化筑牢工作根基
面对覆盖246个班级的繁重任务,档案馆以“精准对接、规范先行”为原则,联动教务处、保卫处、附属医院及各学院等部门,围绕归档标准、材料清单、操作流程及时间节点展开多轮协调会议,确保各环节责任明晰、要求统一。在硬件保障上,提前完成档案袋定制、学生信息名帖制作等基础物料筹备,并专项收集退伍复学士兵档案、本科新生电子档案及研究生录取登记表等特殊材料,分类整理形成《新生归档工作指南》《操作规范手册》,通过线上平台推送与线下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,为各学院档案负责人提供“一站式”工作指引,从源头保障归档工作的规范性与高效性。
严谨执行:双轨推进确保“零差错”目标
归档期间,人事档案室与各学院工作人员秉持“严谨细致、零差错”的工作准则,在稳步推进新生档案分类整理、系统录入、封装上架的同时,同步保障日常学籍档案查询服务的高效运转,实现“归档任务”与“日常服务” 双轨并行、双向达标。工作人员对每份档案的完整性、准确性进行多轮核验,重点核查材料缺失、信息偏差等问题,确保2024级全体新生档案“一人一档、规范可溯”。
长效价值:夯实管理根基赋能高质量发展
此次归档工作的圆满完成,标志着学校在学生档案精细化管理上迈出重要一步。一方面,规范化的档案体系为学生未来就业政审、升学深造提供了权威可信的材料支撑,切实保障学生权益;另一方面,完整的学籍数据资源为学校优化学生管理策略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,助力构建“全周期”育人管理链条。此外,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标准化流程与协同机制,进一步推动学校档案管理向数字化、现代化转型,为建设高水平教育管理体系筑牢根基。
未来,学校将持续以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为抓手,深化“档案育人”理念,着力打造更具科学性、前瞻性的档案管理服务体系,为学生成长成才与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